货号119
订货号119
规格119
专业公司
编号119
报告CMA认证
资质一级
适用范围单位消防工程维保,改造,
风量100
风压1.2Pa
价格咨询客服
灭火器类型干粉灭火器,水基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产品名称智慧消防
主营智慧消防物联网研发生产及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模式合作代理
服务范围全北京
内容消防设计,消防报审,消防,消防验收,开业检
质量执行国家标准
中冶众合(北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授权龙泽顺达(北京)消防科技有限公司为其公司推广检测业务。龙泽顺达(北京)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所发信息中的检测由中冶众合(北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报告由中冶众合(北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出具。
消防顾名思义“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而消防维保也包含两个概念:“消防系统维修和消防系统保养”。而我们倡导的是以“保养为主,维修为辅”的维保概念;从而将问题在发生之前解决掉,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故障出现了才去解决。
本公司拥有消防维保正式一级资质,有的经验丰富的消防和维保技术人员,有齐备的消防维保设备。可以承接各种消防维保项目,我维保的消防报警系统、消防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消防排烟 系统具有对原系统的优化、整改、探测器清洗、控制设备挂签的特点,满足消防规范的维保要求执行的同时兼顾性、实用性、节约投资性于一体,满足客户的需求。
消防顾名思义“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而消防维保也包含两个概念:“消防系统维修和消防系统保养”。而我们倡导的是以“保养为主,维修为辅”的维保概念;从而将问题在发生之前解决掉,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故障出现了才去解决。
一、人员密集场所
1、督促公共场所、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养老机构、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强化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对照落实“六加一”措施要求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改。
2、组织行业系统,联合有关部门,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全面消防安全检查。
3、加强“两人一室一站”(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微型消防站)建设和。
4、落实“化”管理。
5、提升“四个能力”提高自防自救水平。
6、督促高层地下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大型综合体等火灾高危单位落实严防严控措施,杜绝群死群伤火灾。
二、易燃易爆单位
1、加强消防治理。按照办公厅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部署要求,组织对石化企业集中和危化品事故高发区域开展消防安全风险评估。
2、依法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经营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等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3、督促大型易燃易爆危险品企业建立专职消防队和工艺处置技术小组,提高处置能力。
三、文物古建筑单位
1、严格文物古建筑改、扩、建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
2、督促文物主管部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完善制度。
3、督促文物管理单位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4、增设立式火灾报警器、简易喷淋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5、推行物联网消防安全管理。
6、落实消防设施和电气线路定期检测制度,严格用火用电管理。
7、建立专职消防队或者微型消防站。
四、安全社区创建
1、全面推动社区消防管理组织制度健全,消防通道安全畅通,电气及危险品管理规范,消防设施器材完整好用,消防宣传实效管用,微型消防站有战斗力。
2、推广安装立式火灾报警器、简易喷淋。
3、组织社区居民开展逃生自救演练,减少小火亡人。
4、严禁电动自行车在居民楼道、楼梯间停放、充电,推广设置集中停放点和充电桩。
5、开展消防安全社区创建达标活动,党的召开前60%的社区达标。
五、电气火灾防范

消防控制室建筑防火要求:
1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应采用耐火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消防控制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016-2014 6.2.7)
2单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内层或地下一层,并宜布置在靠外墙部位;
4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正常工作的房间附近;
5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班长职责
1.组织指挥本班(组)开展初起火灾扑救;
2.掌握所在重点单位的道路、水源、单位情况和常见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的处置程序及行动要求,熟悉灭火救援预案;
3.熟悉装备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落实维护、保养;
4.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教育;
5.管理本班(组)人员,确定任务分工。
4)驾驶员职责
1.熟悉所在单位的道路、水源、单位情况,熟悉灭火救援预案;
2.熟练掌握车辆构造及车载固定装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能够及时排除一般故障;
3.负责车辆和车载固定灭火救援装备的维护保养,及时补充消防车辆的油、水、电、气和灭火剂。
5)值班员职责
1.按照火灾报告或地方、机关及其消防机构的指令,及时发出出动信号,并做好记录;
2.熟练使用和维护消防设施设备(通信装备),及时发现故障并报修;
3.掌握所在重点单位的道路、水源、单位情况,熟记通信用语和有关单位、部门的联系方法;
4.及时整理灭火救援工作档案;
5.及时向值班站长报告工作中的重要情况。
6)消防员职责
1.根据职责分工,完成初起火灾扑救;
2.熟悉所在重点单位的道路、水源和基本情况;
3.保持个人防护装备和负责保养装备完整好用,掌握装备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
4.负责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教育。
微型消防站执勤、训练要求:
1)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是微型消防站的建设管理责任人,微型消防站建成后,应向辖区消防部门备案。
2)微型消防站应按照单位生产、使用、经营的实际情况安排执勤值班,应由一名微型站带班并确保在岗在位、通信畅通,做好应急准备。
3)接到火警信息后,控制室值班员(通信员)应*核实火情,启动灭火处置程序。微型站消防员应按照“3分钟到场”要求赶赴现场处置。
4)微型消防站应纳入区域联防协作体系,按照联防协作体系要求,服从消防机构调派,参与周边区域灭火处置工作。

岗位职责
(一)站长负责微型消防站日常管理,组织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灭火应急预案,开展防火巡查、消防宣传教育和灭火训练;指挥初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
(二)消防员负责扑救初起火灾;熟悉建筑消防设施情况和灭火应急预案,熟练掌握器材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并落实器材维护保养;参加日常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教育。
(三)控制室值班员应熟悉灭火应急处置程序,熟练掌握自动消防设施操作方法,接到火情信息后启动预案。
为积引导和规范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简称“重点单位”)志愿消防队伍建设,推动落实单位主体责任,着力提高重点单位自查自纠、自防自救的能力,建设“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实现有效处置初起火灾的目标,特制定本标准。
一、建设原则
除按照消防法规须建立专职消防队的重点单位外,其他设有消防控制室的重点单位,以救早、灭小和“3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依托单位志愿消防队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建立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积开展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火灾防控工作。合用消防控制室的重点单位,可联合建立微型消防站。
二、人员配备
(一)微型消防站人员配备不少于6人。
(二)微型消防站应设站长、副站长、消防员、控制室值班员等岗位,防车辆的微型消防站应设驾驶员岗位。
(三)站长应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兼任,消防员负责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工作。
(四)微型消防站人员应当接受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扑救初起火灾业务技能、防火巡查基本知识等。
三、站房器材
(一)微型消防站应设置人员值守、器材存放等用房,可与消防控制室合用;有条件的,可单设置。
(二)微型消防站应根据扑救初起火灾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水、水带等灭火器材;配置外线电话、手持对讲机等通信器材;有条件的站点可选配消防头盔、灭火防护服、防护靴、破拆工具等器材。
(三)微型消防站应在建筑物内部和避难层设置消防器材存放点,可根据需要在建筑之间分区域设置消防器材存放点。
(四)有条件的微型消防站可根据实际选配消防车辆。
四、岗位职责
(一)站长负责微型消防站日常管理,组织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灭火应急预案,开展防火巡查、消防宣传教育和灭火训练;指挥初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
(二)消防员负责扑救初起火灾;熟悉建筑消防设施情况和灭火应急预案,熟练掌握器材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并落实器材维护保养;参加日常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教育。
(三)控制室值班员应熟悉灭火应急处置程序,熟练掌握自动消防设施操作方法,接到火情信息后启动预案。
五、值守联动
(一)微型消防站应建立值守制度,确保值守人员在岗在位,做好应急准备。
(二)接到火警信息后,控制室值班员应*核实火情,启动灭火处置程序。消防员应按照“3分钟到场”要求赶赴现场处置。
(三)微型消防站应纳入当地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参与周边区域灭火处置工作。
六、管理训练
(一)重点单位是微型消防站的建设管理主体,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成后,应向辖区消防部门备案。
(二)微型消防站应制定并落实岗位培训、队伍管理、防火巡查、值守联动、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
(三)微型消防站应组织开展日常业务训练,不断提高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训练内容包括体能训练、灭火器材和个人防护器材的使用等。
http://xiaolibin51888.b2b168.com